首页 > 实力展示

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日期:2024-11-19 00:53:00  来源:小九直播篮球

  近代以来,随着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扩散以及化肥等能有效提升粮食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全球粮食供给总量与需求量基本实现平衡。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达8.28亿,同比增加约4600万,饥饿人口在全球所占的比重约为9.8%,相当于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面临饥饿的影响,饥饿、营养不良、粮食不安全在今天依然威胁着人类。各个国家和地区粮食资源分配不均衡、粮食供应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口众多,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解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努力发展食物多样化生产,调整食物结构,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底,中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2021年7月1日,我们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存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建国初期,中国年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明显低于世界中等水准。随后进行的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大量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迅速恢复,产量快速提升。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3.05亿吨,人均占有量为317公斤,分别较1949年增长了169.91%与51.67%。但总的来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仍然处于绝对短缺状态,粮食供求关系维持需求抑制的紧平衡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户家庭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以“增几年,减一年”的态势迅速增加,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为5.12亿吨,较1978年增长了68.1%,较1949年增长了352.62%。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九十年代后期,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113787.4千公顷减少到2003年的99410.37千公顷。另一方面,粮食价格长期低迷,种粮收入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降至4.31亿吨,仅相当于1992年水平。

  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税费体制改革(2006年一号文件正式公开宣布取消农业税)的推进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各种政策补贴、最低保护价、托市收购等)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减(免)税增保、一减(免)一增”的方式,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逐渐开放粮食市场,建立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使得中国粮食安全在数量与总量上保障了一直增长的市场需求,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为经济平稳发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国家始终格外的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实施在立足国内的坚实基础上,注重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0年,由于饲料加工需求向好、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玉米价格空前大涨,随着政策性玉米库存余量出清,玉米走向“后临储”时代,中国粮食安全迎来新一轮的博弈。粮食安全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与总量问题,更在于质量与结构。

  “粮食”在中国一直是对用于充饥的大田作物产品的统称,目前,国家统计局对粮食的统计包括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三大类,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一方面,粮食作物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粮食作物还能作为食品制造业的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约为14.12亿人,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长久来看,中国粮食产需紧平衡态势将长时间维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库存设施水平不高、收储及加工方式不精细等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在当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世界格局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022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8332千公顷,同比增长0.59%;与2012年的114368千公顷相比,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3963.96千公顷,增幅约为3.47%。2012年至2022年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17000千公顷附近波动,历年同比增长率维持在内2%以内。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高的年份为2016年(119230.1千公顷),最低的年份为2012年,极差为4862.02千公顷,在2012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4.25%。

  在播种面积增长的带动下,中国粮食产量同样呈波动增长趋势,2012年至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从61222.62万吨波动增长至68653万吨,增长了7430.38万吨,增幅约为12.14%。由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粮食生产结构可以进行了主动调减,部分地区玉米播种面积下调,增加了大豆、马铃薯以及优质饲草料的生产,2016年、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足1%。长久来看,中国粮食产量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及稳定性均明显强于播种面积。

  另一方面,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也得益于技术进步对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推动作用。2022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5.8吨/公顷,与2012年的5.35吨/公顷相比,增长了0.45吨/公顷,增幅约为8.38%。

  整体来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慢慢地加强,具体表现为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警戒线,稻谷、小麦库存量能满足中国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在粮食总量和数量上得到了充分保障。

  随着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也从2012年的452.1公斤波动增长至2022年的483.5公斤,增长了31.4公斤,增幅约为6.95%。其中,2015年至2018年,受粮食生产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人均粮食产量出现阶段性下降,从478.75公斤下降至469公斤,下降了9.75,降幅约为2.04%。与2012年至2015年相比,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要进一步提高,发挥好粮食供给保障工作“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逐步的提升,粮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居民食物消费逐渐向营养均衡多元化方向演进,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逐渐取代粮食食用需求,谷物消耗量持续下降,全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显而易见地下降。2013年至2018年从148.7公斤下降至127.2公斤,下降了21.5公斤,降幅约为14.46%;由于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转移,以及饲用粮需求的显著增加,粮食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2018年至2021年从127.2公斤增长至144.6公斤,下降了17.4公斤,降幅约为13.68%;总的来看,2013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V”字形波动下降,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整体下降了4.1公斤,降幅约为2.76%,但粮食需求量开始上涨的压力仍在持续增加。

  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粮食总需求将持续增加。其中,人均口粮消费虽然在缓慢减少,但降幅逐渐收窄,随全国人口的一直增长,中国口粮总需求量仍将持续不断的增加。种子用粮与播种面积呈极强相关性,预期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将长期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形态趋势,种子用粮需求量总量将基本保持不变,但其在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中所占的比重将随全国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预期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将成为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一方面,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追求从“吃的饱”转向为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对肉禽蛋奶鱼的消费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动物性产品总量需求的增加使饲料粮成为拉动粮食总量需求量开始上涨的重要的因素,玉米、大豆等饲用粮成为粮食总需求量最主要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用于作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或辅料生产食品、医药、化工、酒精、酒类、淀粉等产品的工业用粮需求量也将随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0000千公顷以上的省域有2个,按粮食播种面积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黑龙江、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在5000~10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山东、安徽、内蒙古、四川、河北、吉林、江苏;粮食播种面积在3000~5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依次为湖南、湖北、云南、江西、辽宁、山西、陕西;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3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依次为广西、贵州、甘肃、新疆、广东、重庆、浙江;其余福建、宁夏、天津、青海、海南、西藏、上海、北京等8个省域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千公顷以下。综合看来,东北地区和长江、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国粮食作物的主要播种区;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较少。

  分季节来看,2022年,中国早稻、夏粮、秋粮播种面积分别为4755.1千公顷、26530千公顷、87047千公顷,其在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02%、22.42%、73.56%。与2012年相比,早稻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91%,夏粮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22%,秋粮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增长了2.14%。早稻、夏粮、秋粮粮食产量分别为2812.3万吨、14740.3万吨、51100.1万吨,其在全年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1%、21.47%、74.43%。与2012年相比,早稻产量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18%,夏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增长了0.33%,秋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增长了0.84%。整体而言,近十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季节由夏季向秋季小幅度偏移,但整体分布比例变化较小,仍然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态势。

  其中,谷物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22年,中国谷物播种面积为99268.8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3.89%,与2012年相比,谷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了1.05%;谷物产量为63324.3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92.2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31%。

  豆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谷物播种面积,但产量最低。2022年,中国豆类播种面积为11877.9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0.04%,与2012年相比,豆类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增长了1.81%;豆类作物产量为2351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3.42%,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0.68%。

  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最低,但产量高于豆类作物。2022年,中国薯类作物播种面积为7185.4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07%,与2012年相比,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了0.77%;薯类作物产量为2977.4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3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37%。

  1. 近年来,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17000千公顷附近小幅度波动增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内蒙古等省域。2022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8332千公顷,同比增长0.59%;与2012年的114368千公顷相比,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3963.96千公顷,增幅约为3.47%。中国耕地总面积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大国小农的人地紧张关系将长期存在。

  2. 得益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单产水平的提升,中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2年至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从61222.62万吨波动增长至68653万吨,增长了7430.38万吨,增幅约为12.14%,增长幅度及稳定性均明显强于播种面积。其中,与2012年相比,谷物产量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31%;豆类作物产量所占的比重约为3.42%增长了0.68%;薯类作物产量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37%。

  3. 从市场行情报价来看,近年来,一方面,由于饲料粮供应偏紧,中国大豆、小麦、玉米及三种粮食平均市场行情报价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大豆月均市场行情报价增长了2.56%;小麦月均市场行情报价增长了19.9%;玉米月均市场行情报价增长了11.98%;三种粮食月均市场行情报价增长了9.16%。而另一方面,国内谷物市场供求总体宽松,稻谷价格呈波动下降趋势,稻谷月均市场行情报价下降了2.59%。

  内容来自《农小蜂: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趋势及结构数据分析报告》,约16000+字,含44图表。